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4

4.此外,我与灵人讨

4.此外,我与灵人讨论时曾说过,人们从以下事实可推断出,宇宙不止一个星球:整个星空如此浩瀚,包含不计其数的恒星,其中每一个在其本位,或自己的星系都是一轮太阳,类似于我们的太阳,尽管大小不同。凡仔细权衡这些事实的人必得出以下结论:如此浩大的一个整体必是服务于创世终极目的的一种手段,这个目的就是天国,以便神性能在天国与天使并人类同居。因为可见的宇宙,或闪耀着无数星辰,也就是如此多太阳的天空,只不过是创造星球和其上人类的一种手段,以便天国能从人类形成。一个理性之人从这些事实必被引导思考,为如此宏伟目的所设计的如此浩大的手段,不可能只是为了出自一个星球的人类福祉和由此而来的天堂。因为上万,甚至成千上万的星球对无限的神性来说算得了什么呢?所有居民如此渺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属天的奥秘 #5120

5120.“将杯递在

5120.“将杯递在法老手掌中”表内层属世层将这些变成自己的。这从“递杯”的含义和“法老”的代表清楚可知:“递杯”来喝,因而杯中的酒是指变成自己的,“喝”表示将真理变成自己的(参看3168节);“法老”是指内层属世层(5080,5095,5118节)。从前文明显看出,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酒政”所表示的感官能力的重生,这种感官能力受内层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因此,所论述的主题也是真理与良善的流注,以及在外层属世层中对它们的接受。不过,这些问题远远超出那些对理性层和属世层,或流注没有任何清晰概念之人的理解力,故无法给予进一步的解释。
  此外,“杯”在圣言中常被提及,它在正面意义上表示属灵的真理,也就是源于仁之良善的信之真理,和“酒”的含义一样;在反面意义则表示产生邪恶的虚假,以及邪恶所产生的虚假。“杯”之所以和“酒”所表相同,是因为杯是盛纳之物,而酒是被盛纳之物,因此这二者构成一个实体,结果这一个可用来表示那一个。
  在圣言中,“杯”的这种含义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诗篇:
  耶和华啊,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杯满溢。(诗篇23:5)
  “摆设筵席,用油膏头”表示被赋予仁与爱之良善;“我的杯满溢”表示属世层由此充满属灵真理与良善。又:
  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我要举起救恩的杯,称扬耶和华的名!(诗篇116:12-13)
  “举起救恩的杯”表示将信之良善变成自己的。
  马可福音:
  凡因你们是属基督,以我的名给你们一杯水喝的,我实在告诉你们,他决不会失掉他的赏赐。(马可福音9:41)
  “以我的名给你们一杯水喝的”表示出于一点仁爱传授信之真理。
  马太福音:
  接着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的血,立新约的血。(马太福音26:27-28;马可福音14:23-24;路加福音22:20)
  经上之所以说“杯”,而不说“酒”,是因为“酒”论及属灵教会,而“血”论及属天教会,尽管这二者都表示从主发出的神圣真理;但在属灵教会,信的圣洁源于对邻之仁,而在属天教会,仁的圣洁源于对主之爱。属灵教会与属天教会的区别在于:前者处于对邻之仁,后者处于对主之爱;圣餐的设立是为了代表并表示主对全人类的爱,以及人对祂的回应之爱。
  由于“杯”表示盛纳之物,“酒”表示被盛纳之物,因而“杯”表示人的外在,“酒”表示人的内在,所以主说: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马太福音23:25-26;.路加福音11:39)
  此处“杯”在内义上也表示信之真理。离开信之良善培育信之真理就是“洗净杯的外面”,当内层充满伪善、欺骗、仇恨、报复和残忍时,尤其如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信之真理只存在于外在人中,根本不存在于内在人中;而培育并充满信之良善会使真理在内层人中与良善结合。此外,当离了信之良善培育信之真理时,谬念就被当作真理接受;“先洗净杯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就表示这一点。
  马可福音中所记载的也一样:
  还有好些别的规矩,法利赛人和犹太人历代拘守,就是洗杯、罐、铜器和床铺。你们是离弃神的诫命,拘守人的传统,洗杯、罐;像这样的事,你们还做了很多。你们离弃神的诫命,拘守自己的传统。(马可福音7:4,8-9)
  “杯”在反面意义上表示产生邪恶的虚假,以及邪恶所产生的虚假,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
  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对我如此说,你从我手中接这杯忿怒的酒,使我所差遣你去的各民族喝。他们喝了就要东倒西歪,并要发狂,因我使剑临到他们中间。我就从耶和华的手中接了这杯,给耶和华所差遣我去的各民族喝。(耶利米书25:15-17,28)
  “这杯忿怒的酒”表示产生邪恶的虚假。之所以表示产生邪恶的虚假,是因为正如酒能使人喝醉,并使他们发疯,变得神志不清,虚假也能如此。属灵的醉酒无非是当人不相信他所不理解的任何事时,因推理信仰的事所导致的疯狂;这种疯狂导致虚假,并导致虚假所产生的邪恶(1072节)。因此,经上说“他们喝了就要东倒西歪,并要发狂,因我使剑”。“剑”表示与真理争战的虚假(参看2799,4499节)。
  耶利米哀歌:
  住乌斯地的以东女子哪,只管欢喜快乐,这杯也必传到你那里;你必喝醉,以致露体。(耶利米哀歌4:21)
  “因这杯喝醉”表示因虚假而变得疯狂,或神志不清;“露体”或赤身露体不觉羞耻表示源于此的邪恶(参看213,214节)。
  以西结书:
  你走了你姐姐的路,所以我必将她的杯交在你手中。主耶和华如此说,你必喝你姐姐的杯。那杯又深又广,容量甚大,使你被人嗤笑讥刺。你必酩酊大醉,满有愁苦,因这毁灭、荒凉的怀。你必喝你姐姐撒马利亚的杯,把它摔成碎块。(以西结书23:31-34)
  这论及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表示属天教会的属灵之物。“杯”在此表示邪恶所产生的虚假;这虚假荒废或毁灭教会,故被称为“毁灭、荒凉的怀”。以赛亚书:
  耶路撒冷啊,醒来!醒来!站起来!你从耶和华手中喝了祂忿怒之杯,喝了那使人战栗的怀中渣滓。(以赛亚书51:17)
  哈巴谷书:
  你也喝吧!显出是未受割礼的。耶和华右手的杯必传到你那里,你的荣耀就变为大大的羞辱。(哈巴谷书2:16)
  诗篇:
  耶和华手里有杯,祂掺了酒,满了搀杂的料,从杯里倒出来。他们必喝这酒的渣滓;地上所有的恶人必都喝这杯。(诗篇75:8)
  在这些经文中,“杯”也表示由虚假和由此产生的邪恶所导致的疯狂。它之所以被称为“耶和华的忿怒之杯”,以及“耶和华右手的杯”,是因为犹太民族和普通百姓一样,都认为邪恶,以及对邪恶和虚假的惩罚唯源于耶和华;尽管事实上,它们源于人自己和同他在一起的地狱团伙。经上常常根据表象和基于表象的信仰以这种方式来陈述;但内义教导当如何理解它们,当相信什么(关于这些问题,可参看245,592,696,1093,1683,1874,1875,2335,2447,3605,3607,3614节)。
  和“酒”一样,“杯”在反面意义上表示产生邪恶的虚假,以及邪恶所产生的虚假,故也表示试探,因为当虚假与真理争战,因而邪恶与良善争战时,试探就会发生。在以下经文中,“杯”这个词就用来表述并描述试探:
  耶稣祷告说,你若愿意,就把这杯从我这里拿走!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加福音22:42;马太福音26:39,42,44;马可福音14:36)
  “杯”在此表示试探。在约翰福音也一样:
  耶稣就对彼得说,收剑入鞘吧!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呢?(约翰福音18:11)
  马可福音:
  耶稣对雅各和约翰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他们说,我们能。耶稣对他们说,我所喝的杯,你们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马可福音10:38-39;马太福音20:22-23)
  由此明显可知,“杯”表示试探,因为当邪恶利用虚假与良善并真理争战时,试探就会发生;“洗”表示重生,因重生藉着属灵的争战实现,故“洗”同时也表示试探。
  在完全相反的意义上,“杯”表示那些亵渎,也就是内在陷入仁爱的反面,外在却伪装圣治的人当中的邪恶所产生的虚假。耶利米书中的“杯”就具有这种意义:
  巴比伦素来是耶和华手中的金杯,使全地沉醉;各族都喝过她的酒,列族就癫狂了。(耶利米书51:7)
  “巴比伦”表示那些外在圣洁,内在亵渎的人(1182,1326节);他们以圣洁所遮盖的虚假就用“金杯”来表示;“使全地沉醉”表示他们将属“地”所表示的教会之人引入错误和疯狂。他们藏在外在圣洁之下的亵渎只涉及这一点:他们的目的就是成为最伟大和最富有的人,被拜为神,拥有天堂和大地,从而统治人们的灵魂和身体。他们所用的手段就是表面上尊重神性和神圣事物。因此,就外在人而言,他们看似天使;但就内在人而言,他们是魔鬼。
  在启示录,同样的话论及巴比伦:
  那女人穿着紫色和朱红色、嵌有金子、宝石、珍珠的衣服,手拿金杯,杯中盛满了可憎之物,和她淫乱的污秽。(启示录17:4)
  又:
  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处。因为各族都喝了她邪淫烈怒的酒。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我又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用她调酒的杯,加倍地调给她喝。(启示录18:2-4,6)
  又:
  .那大城裂为三段,列族的城也都倒塌了。神也想起巴比伦大城来,要把那盛自己愤怒的酒杯递给她。(启示录16:19)
  又:
  又有第三位天使大声说,若有人拜兽和兽像,他也必喝神烈怒的酒,此酒斟在神愤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启示录14:9-10)
  

属天的奥秘 #4214

4214.“拉班清晨

4214.“拉班清晨早早起来”表该良善从主的神性属世层所得的启示。这从“清晨早早起来”的含义和“拉班”的代表清楚可知:“清晨早早起来”是指启示(参看3458, 3723节);“拉班”是指诸如存在于外邦人当中的那类良善(4189节)。从整个思路明显可知,此处所指的是该良善从主的神性属世层所得的启示。至于启示,一切启示皆从主所得,并经由良善而存在于人里面;良善如何,启示就如何。
绝大多数人以为被启示的人就是那些能推理良善与真理,或邪恶与虚假的人;并以为他们所受启示的程度,与他们更巧妙、精确地谈论这些事,同时运用众多记忆知识来证实他们所说的,以及利用主要取自感官经验的对比和其它使人信服的陈述方式使他们的主张显得真实、可靠的能力成正比。然而,不管其想象和理解能力有多强,这些推理者根本不能被启示。有两种不同的想象和理解能力,其中一种出自天堂之光,另一种则出自虚幻之光。就外在形式而言,这两种光看上去一样;但就内在形式而言,却截然不同。凡出自天堂之光的,皆存在于良善中,并如在清晰的日光中那样知道某事是否正确。但是,凡出自虚幻之光的,皆存在于邪恶中,也就是在那些陷入邪恶的人当中。他们之所以能推理上述那些事,是因为他们拥有知道它们的某种能力,却没有实践它们的情感;谁都能看出,这等于没有任何启示。
关于虚幻之光及其在来世的存在,情况是这样:在世上居于这光的人在来世同样居于这光。他们在那里还是推理良善与真理,并邪恶与虚假,甚至做起这种事比活在肉身时更完美无缺;因为在来世,他们的思维不再因身体和世俗的挂虑而受到抑制和束缚,也不像在肉身和世上时那样局限于其中。不过,对于善灵和天使,而非他们来说,随即显而易见的是,他们的推理是虚幻之光的产物,流入他们当中的天堂之光立刻被转化为这种劣光;以致那在他们当中为天堂之光的,要么被窒息,如当阳光照到某种晦暗之物并变成黑色时的情形;要么被反射回来,如在那些以虚假为原则之人身上的情形;要么被败坏,如当阳光照到丑陋而又污秽的物体上,并产生令人厌恶的颜色和难闻的气味时的情形。那些居于虚幻之光,自以为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受启示之人的情形就是这样,因为他们能聪明、智慧地推理,即便过着邪恶的生活。
至于这些灵人是谁,他们的品性如何,这一点从他们为了骗人而模仿良善时所说的每个音节明显看出来。这类灵人就包括那些否认主,或蔑视祂,在自己中间嘲弄凡承认祂者的人;还包括那些喜欢奸淫,嘲笑凡相信婚姻是神圣的,绝不可遭到侵犯者的人。那些认为教会的诫命和教义是针对普通老百姓,好由此约束他们,而他们自己却无视这些诫命和教义的人,也在这类灵人之列。那些将一切归于自然界,视将它们归于神性的人为头脑简单、判断力低下的人同样在这类灵人之列。那些将一切归于自己的精明,声称并确认以下观念: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存在拥有对事物的一种总体或整体上的掌控,但没有对它们的具体或特定掌控的灵人也在他们之列。这同样适用于其它情况。
像这样的人甚至在来世也居于虚幻之光,就在和他们一样能精确推理的人当中。但当他们靠近任何天堂社群时,这光就会熄灭,并变成黑暗。结果,他们的思维变得如此晦暗、混乱,以致他们实际上根本无法思考。因为天堂之光对他们造成不利影响;如前所述,在他们当中,这光要么被窒息,要么被反射回去,要么被败坏。因此,他们从那里一头栽下去,投入地狱,也就是流行这种光的地方。由此可见何为真正的启示,即它出自源于主的良善;也可看出何为虚假之光,即它出自源于地狱的邪恶。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